▌十字軍首役:以聖戰為名的權力遊戲,形塑歐洲文明的重要之戰 4月17日開始預購! 作者:彼德•梵科潘 譯者:胡宗香 - 轟動全球百萬暢銷鉅著《絲綢之路》作者經典作品 剖析十字軍背後的權力遊戲, 揭示狂熱東征運動的深層動力 彼德.梵科潘入選英國《展望雜誌》2019年全球50大思想家名單: 「這位牛津大學的歷史學家,在我們看待過去的方式上,引發了一場大眾革命!」 挑戰近千年來的研究成果,揭露十字軍首役不為人知的歷史! 攻克耶路撒冷,為西歐持續至今的全球優勢備好舞臺,並形塑了現代世界。 11世紀末,數萬十字軍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慘烈的遠征之路。他們天真地堅信,從異教徒手中奪回耶路撒冷、解救被凌虐的東方教徒,就是上帝賦予他們的神聖使命。但歷史遠非如此簡單,十字軍說到底是一群狂熱的烏合之眾,從一開始,他們就只是這場權力遊戲中任人擺布的棋子…… 梵科潘的敘事以長久以來被忽略的東方文獻為基礎,同時也對十字軍首役後改變世界的事件,提出發人深省而高度原創的解釋。透過梵科潘革命性的著作,我們得以用更忠於史實的方式,了解十字軍運動的起源,同時回顧牽動中世紀歷史和發展的重大時刻。 ※ ※ ※ ▌快樂王子 作者:奧斯卡.王爾德 繪者:梅希.派樂地.薛林 譯者:海狗房東 改編:梅希.派樂地.薛林 - 因為這世界不夠可愛,才需要更多的良善來對待 王爾德經典童話,以圖像語言重新詮釋的絕佳版本! ★第六屆「波隆那SM國際插畫獎」大獎作品。 ★王爾德最雋永的童話,百年來感動無數讀者的精采之作。 《快樂王子》是文學大師王爾德最著名的作品,王子與燕子之間的愛、他們對苦難人們的同情與同理,百年來感動了全世界無數的讀者。本書是由英國插畫家梅希.派樂地.薛林(Maisie Paradise Shearring)改寫並繪製插圖,她獨特的色彩與奔放的線條,以及獨具創意的把小燕子擬人化,加進現代生活的各種趣味活動,吃冰淇淋、喝飲料度假等等,不僅非常可愛,讓讀者更有共鳴,也讓這部歷經百年而不墜的經典童話,有了一個新穎且令人欣喜的面貌。 ※ ※ ※ ▌我不是故意的!成人也有ADHD:專業ADHD醫師陪你解決各種困擾,找回穩定的生活方式(附成人ADHD症狀檢測表) -
生活常一團亂,無法規劃想要的人生? 或許不是你的錯,只是成人ADHD的症狀罷了! 奇美醫院成人ADHD特別門診黃隆正醫師,首度出書! 一本寫給你及家人的「完全求生自助手冊」! ★究竟什麼是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」(ADHD)? 一種常見的神經發展性疾病(意即從小時候甚或在娘胎時,大腦神經系統的發展便有一些狀況),其特徵是在整個生命週期中(包括兒童、青少年及成人)出現專注時間短、容易分心、沒耐心及衝動、躁動不安等相關的行為症狀,且發生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場域(如學校、家庭、社會或工作環境等),導致相當高的罹病率和功能障礙。 ★提供大量解決方法,讓你的生活及工作更順利! 正因了解需求,促使黃隆正醫師動筆撰寫本書,不只是患者,包含其家人也常感到困擾的問題,都能在書中找到解答: .如何確認自己可能是「成人ADHD」患者? .ADHD需要多少治療時間? .「長期服藥」會不會成癮? .如果家人是ADHD患者,該如何幫助他? .如何讓周遭的人了解我是ADHD,而非偷懶不認真呢? .確診ADHD會影響保險理賠嗎? 這是一本寫給成人ADHD患者及家人的實用工具書,透過本書,能解決困擾許久的人生難題,並找回生活的秩序,有勇氣繼續努力。 ※ ※ ※ | ▌帝國與文明:政治思想的全球轉向 作者:曾國祥、劉佳昊、梁裕康、賴芸儀、陳禹仲、陳正國、陳嘉銘、陳建綱、周家瑜、沈明璁、葉浩、許家豪、蕭高彥、萬毓澤 主編:曾國祥、劉佳昊 - 從格勞秀斯到馬克思 以13位思想大家之眼,看近代歐洲帝國與政治思想的歷史全景。 ★探討帝國與文明的悖論 帝國與文明這兩大主題,自15世紀歐洲列強著眼世界的劇變時代起始,始終是與現代政治發展並行的核心悖論。在邁向帝國化、全球化的過程中,人們的思想如何彼此激辯,又如何與現實碰撞呢? ★7大主題,定義時代的13位思想家 為了準確追索在時代脈動中的文明與政治、世界秩序與普遍價值的流變,《帝國與文明》以格勞秀斯、霍布斯、洛克、盧梭、亞當•斯密、康德、柏克、孔多塞、邊沁、黑格爾、托克維爾、彌爾、馬克思等13位橫跨英、法、德三大政治哲學傳統的思想家為核心,並透過7大主題的聚焦:自然法的詮釋、商業社會、對人文主義的批判、理性法則的求索、自由帝國主義、帝國論述的轉向、全球資本帝國,來看個人價值與人性想像、民族與國家、歐洲精神與世界歷史之間的複雜關係。 ★立足東亞,看「全球轉向」 《帝國與文明》以東亞學者視角為立足點,呼應英美思想界的「全球轉向」,除了意欲重新檢視近代歐洲政治與思想的文化、歷史影響,探尋型塑現代政治與價值的關鍵,更期待能拋磚引玉,開拓華語政治思想研究的新視界。 ※ ※ ※ | 【遇見文明典藏套書】人們如何觀看?+文化如何交流? 作者:瑪莉.畢爾德、大衛.歐盧索加 譯者:張毅瑄 - BBC同名紀錄片《遇見文明》集結成書。這部2018年由BBC製作的藝術歷史系列電視紀錄片,由瑪麗.畢爾德、西蒙.夏瑪、大衛.歐盧索加共同主持,涵蓋六個大陸,三十一個國家,超過五百件藝術品。若想了解文明,就必須知道從古至今人們怎麼觀看自己,如何塑造神祉。用全新視角觀賞藝術作品,探討地理大發現以來,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文化交流與衝突。 ★《人們如何觀看?:世界藝術史中的人與神》 「文明」這個概念在歷史上始終備受爭論,甚至為此引發戰爭。在這些爭議的核心存在著一個大問題,那就是人們──從史前到今天──怎樣描繪自己與他者(包括人與神)。著名歷史學家瑪莉.畢爾德在此探索創作者怎樣塑造藝術,而藝術又是怎樣塑造創作者。我們怎樣觀看這些圖像?為什麼它們有時如此充滿爭議? ★《文化如何交流?:世界藝術史中的全球化》 過去人們曾普遍相信文明是單一的,是從唯一一個來源傳播到世界某些地方的現象,這個信念如今也一樣問題百出。為了替歐洲發展海外帝國時進行的殖民冒險背書,各國都聲稱自己投身於一場偉大的「文明教化」事業,以此合理化自己對其他民族的統治。或許「文明」這個概念裡面唯一可肯定的,就是「文明」的對立面「野蠻」是有害的。 ※ ※ ※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